中医的治未病
一、治未病扁鹊也自叹
中医治未病理论源远流长,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独具影响的理论之一。曾经流传着这么一个关于中医“治未病”的故事:当年扁鹊医术高超,远近闻名,但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。有一次,魏文王问扁鹊:“你们家兄弟三人,都精于医术,哪一个医术最高?”扁鹊回答:“长兄最佳,仲兄次之,我最差。”魏文王接着问:“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?你能说明白一些吗?”扁鹊回答说:“我长兄治病,是在病症还未表现之时就把病治好了,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,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,他的医术祇有我们家人才知道。我仲兄治病,是在病情初起时就把病人治好了,一般人以为得的祇是小病,认为他祇能治轻微的小病,所以他的名气也不大,祇有本地人才知道。我扁鹊治病,是在病情严重后才治,一般人见我下针放血、外敷毒药、割肉切骨,动作颇大,就认为我医术很高明,我也因此而闻名于天下。其实,比起我长兄与仲兄来,我的医术是最差的。”可见,在治未病方面,连神医扁鹊也自叹弗如。如今,刀耕火种的年代已一去不返,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中医治未病理念日趋成熟,人们对自身健康状态的关注已从“已病图治”转变为“未病先防”,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已成为健康医学的主题之一。
二、“未病”“已病”与环境相关
中医“未病”一词由来已久,《黄帝内经》《素问·四气调神论》:“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,此之谓也。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!”汉代张仲景所著《金匮要略》 《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》:“上工治未病,何也?师曰:夫治未病者,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。”在这里,“未病”是一个相对概念,还包括了从无病到已病,从功能性病变转化成器质性病变的阶段和过程,所以未病和已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,对于现今越来越多的疾病,我们不得不提到人类的生存环境,古人云:天有三宝“日、月、星”,地有三宝“水、火、风”,人有三宝“精、气、神”。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,太阳只是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,但对于人类来说,太阳无疑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。万物生长靠太阳,没有太阳,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态万千的生命现象,当然也不会孕育出作为智能生物的人类。太阳给人们以光明和温暖,它带来了日夜和季节的轮回,左右着地球冷暖的变化,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能源。也正因此,太阳成为永恒的象征,在很多文学作品及歌曲中得到颂扬传唱。它看起来很平静,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剧烈的活动,在人类的历史上,对于太阳,我们从来只有顶礼膜拜。同样,在飘渺的宇宙空间中,地球虽祇是沧海一粟,但它却是宇宙的奇迹,生命的摇篮,人类的母亲。《内经》很早就提出了“人与天地相参,与日月相应”的观点,老子所说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更是对此进行了智慧的概括,但我们地球人偏偏背道而驰,使这个曾经美丽的蓝色家园,被破坏得千疮百孔,甚至一去不返,而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健康。所以,人类的生存环境是我们健康的最重要因素,所谓“天人合一”,其中也蕴含着“未病”与“已病”的奥秘,要达到“未病”,就要充分地保护环境。人们只有生活在一个没有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中,才不会被“已病”所困扰。
三、治未病重在养生
“治未病”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和优势,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。通常来讲,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:一是防病于未然,强调养生,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;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,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,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;三是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。养生作为人类生存的智慧和生命自我管理的艺术,已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,成为人类不断探索的永恒主题之一。如今,养生保健知识日益普及,大家都知道,为了健康和长寿,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节情绪,积极运动,讲究饮食,保证睡眠等等。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开篇《上古天真论》即提到养生的重要性:“:昔在黄帝,生而神灵,弱而能言,幼而徇齐,长而敦敏,成而登天。乃问于天师曰:余闻上古之人,春秋皆度百岁,而动作不衰;今时之人,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,时世异耶?人将失之耶? 岐伯对曰: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,故能形与神俱,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。今时之人不然也,以酒为浆,以妄为常,醉以入房,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,不知持满,不时御神,务快其心,逆于生乐,起居无节,故半百而衰也。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,皆谓之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,恬惔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,是以志闲而少欲,心安而不惧,形劳而不倦,气从以顺,各从其欲,皆得所愿。故美其食,任其服,乐其俗,高下不相慕,其民故曰朴。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,淫邪不能惑其心,愚智贤不肖,不惧于物,故合于道。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,以其德全不危也。”我们的现实生活真的是这样吗?有诗为证:“琴棋书画诗酒花,当年样样不离它,如今七字都变更,烟酒槟榔牌饭茶”,孰好孰歹,高下立现。
四、养生包括养神与养形
中医关于养生的方法,可谓丰富多彩,不拘一格,但不外乎养神与养形两个方面。古圣先贤对形与神关系的唯物和辨证的认识,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理论基础,首先是重视养神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认为“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?”《内经》还指出心主神明,为“君主之官”,“主明则下安,以此养生则寿,殁世不殆……,主不明则十二官危,使道闭塞不通,形乃大伤,以此养生则秧……”突出了心(神)在养生中的作用。在强调养神的同时,《内经》也十分重视养形的作用。如《素问·八正神明论》指出“养神者,必知形之肥瘦,营卫气血之盛衰”。在如何“保形”的问题上,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,像慎起居、适劳逸、顺寒暑、饮食有节、导引等。说到这里,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,这就是被后人誉为“药王”的孙思邈,他不但医术精湛,医德高尚,而且通晓各种养生之术,年近百岁时,还能写下鸿篇巨著《千金翼方》。要知道,即使在强盛的唐代,人均寿命也不过三十岁左右,所以孙真人能年过百岁而视听不衰,确实是实践中医治未病的先驱。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,汉代名医华佗,在医药学术上兼通各科,尤以外科为最负盛名,史书形容其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,如果不是被奸雄曹操所杀,其寿命不知几许,其养生秘诀就在于十分重视体育运动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华佗传》是这样记载的:佗语普曰:“人体欲得劳动,但不当使极尔。动摇则谷气得消,血脉流通,病不得生,譬犹户枢不朽是也。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,熊颈鸱顾,引挽腰体,动诸关节,以求难老。吾有一术,名五禽之戏:一曰虎,二曰鹿,三曰熊,四曰猿,五曰鸟,亦以除疾,并利蹄足,以当导引。体中不快,起作一禽之戏,沾濡汗出,因上著粉,身体轻便,腹中欲食。”普施行之,年九十余,耳目聪明,齿牙完坚。想到现在我们很多大医院的住院部常常人满为患,门诊部也是应接不暇,很多人过早衰老或英年早逝,其中有些还是知识分子,平时很注意保养,也懂得不少养生知识,但为什么会这样呢?究其原因,关键在于对养生知识的片面理解,尚未具备养生的大智慧,没有抓住基本大法,最终事与愿违。什么是养生的基本大法呢? 答曰:顺时养生。《黄帝内经》说得好:“智者之养生也,必顺四时而适寒暑,和喜怒而安居处,节阴阳而调刚柔,如是则避邪不至,长生久视。”当然,顺时养生不是一句大话、空话,必须落实到生活的每一个环节,要根据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特点,从精神、运动、饮食、起居、药物养生几方面来研究。
首先是精神养生。在中医文献中,又称“摄神”、“养神”、“调神”,是通过调节人的精神情志等活动,来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,达到形神统一、却病延年的一种养生方法。中医注重四时养神:春三月“以使志生”,保持心情愉悦,轻松豁达。夏三月“使志无怒”,宁心安神,保持愉快不怒。秋三月“使志安宁”,神气内敛,志意安宁内守。冬三月“使志伏匿”,控制情绪,情志沉静不露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中也提到:“志闲而少欲”。因为私心、嗜欲出于心,私心太重,嗜欲不止,不免斤斤计较,患得患失,唯名利是务,使之经常处于愤怒、忧郁、悲伤、失望等情志变化之中,日久必会扰动心神,破坏心神的清静,影响健康。正如《黄帝内经·灵枢·口问篇》所描述的那样:“悲哀愁忧则心动,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。”但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,令人失意、沮丧、悲伤、烦恼、愤怒的事常常有之,再加上各人性格脾气不一样,故要在情绪的波澜中经常保持平静与坦然的心境,还必须学会养性移情,在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志变化,要善于调节情志,勇于自我排解,通过适当地发泄或积极地转移情绪,使情志活动不至太过,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。通过生活中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,来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,陶冶自己的性情。许多长寿老人在谈到长寿的秘诀时,经常告诫人们在生活、工作中要心胸开阔,淡泊名利,心境平和,乐观豁达,正所谓“仁者寿”。
其次是运动养生。指用活动身体的方式维护健康、增强体质、延长寿命、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。除了前面讲的五禽戏之外,中医还特别推崇太极拳、八段锦等强身健体之法。太极拳与中国古代道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始于无极,分为两仪,由两仪分三才,三才显四象,四象生八卦,依据“易经”阴阳之理、道家导引吐纳、中医经络传导、人与自然和谐而创造出的一种拳术。其运动特点:中正安舒、轻灵圆活、松柔慢匀、开合有序、刚柔相济,动如“行云流水,连绵不断”。这种运动既自然又高雅,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,哲学的内涵,美的造型,诗的意境。在高级的享受中,使疾病消失,身心健康。据统计,全球有超过三亿人在练习太极拳。八段锦历史悠久,简单易学,功效显著。其中站式歌诀:两手托天理三焦,左右开弓似射雕。调理脾胃须单举,五劳七伤望后瞧。摇头摆尾去心火,两手攀足固肾腰。攒拳怒目增气力,背后七颠百病消。从字面上即可看出该功法能调理脏腑、疏通经络,从而达到平衡阴阳、祛病延年的作用。当然,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,那就是步行。《五言真经》有云:“竹从叶上枯,人从脚上老,天天千步走,药铺不用找。”说明人之健康长寿始于脚。步行是唯一能坚持一生的有效锻炼方法,是一种最安全、最柔和的锻炼方式。
第三是饮食养生。常言道:药补不如食补。饮食养生是我国中医一个重要的传统理论,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。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篇有此一说: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。”这四句话是饮食养生的关键。关于“五谷”,古代有多种说法,但不外乎都是指“种子”。种子都有生发之力,人吃的就是这种生发之性,用以滋养人的生命力。饮食养生的原则包括均衡饮食,合理调配 、谨和五味。顺应四时、饮食有节。定时适量 、一日三餐。各有不同 、细嚼慢咽。恬愉进餐、食宜专致、不可分心 ;晚餐少吃,有益健康 。需要补充一点,俗话说“鱼生火,肉生痰,青菜豆腐保平安”,由于素菜中已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成分,所以建议大家吃菜时以素菜为主。这里顺便提一提时下大家都关心的反季节蔬菜,和时令蔬菜虽然看起来没什么两样,但它在栽培和运输中已经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和营养损失,对人体健康的效果显然不如后者。所以,比起吃反季节蔬菜来,选择时令蔬菜和吃本地菜是更好的选择,顺应自然嘛!
第四是起居养生。起居养生,主要是对日常生活包括居处环境、作息睡眠、站立坐行、苦乐劳逸、慎避外邪等各个方面,进行科学的安排及采取一系列保健措施,以达到生活愉快、身心健康、延年益寿的目的。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,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,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。把人的脏腑在十二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,环环相扣,十分有序,这就是十二时辰养生法。子时 (23点至1点),胆经最旺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胆者,中正之官,决断出焉。”胆汁需要新陈代谢,人在子时入眠,胆方能完成代谢。“胆有多清,脑有多清。”凡在子时前入睡者,晨醒后头脑清新、气色红润。反之,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,易患胆结石、胆囊炎、胆息肉一类病症,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“胆怯”。 丑时 (1点至3点),肝经最旺。 “肝藏血”、“人卧则血归于肝”,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,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,新鲜血液需要产生,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。如果丑时不入睡,甚至还在看电视、上网等就容易“久视伤血”,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,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。所以丑时未入睡者,面色青灰,身体倦怠而情绪烦躁,易生肝病。寅时 (3点至5点),肺经最旺。 “肺朝百脉。”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,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,通过肺送往全身。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,精神充沛。寅时,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,剧咳或哮喘或发烧。卯时 (5点至7点),大肠经最旺。此时宜起床喝温热的白开水、排便、调理大肠经。辰时(7点至9点),胃经最旺。所以,人在这个阶段吃早饭最容易消化。已时(9点至11点),脾经最旺。“脾主运化,脾统血。”脾是消化、吸收、排泄的总调度,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。“脾开窍于口,其华在唇。”脾的功能好,消化吸收好,血的质量好,所以嘴唇是红润的。否则唇白,或唇暗、唇紫。午时 (11点至13点),心经最旺。“心主神明,开窍于舌,其华在面。”人在午时能睡片刻,对于养心大有好处,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。未时 (13点至15点),小肠经最旺。人一天的营养在这个时间段常常有大的调整。通过小肠分清泌浊,将精华输送进脾,把糟粕送入大肠,水液归于膀胱,为了未时小肠能更好的工作,请于一定于午时进餐。申时 (15点至17点),膀胱经最旺。“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矣。”此时宜适量饮水、运动、工作。酉时 (17点至19点),肾经最旺。“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。肾为先天之本。”经过申时的人体排毒,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,此时不宜过劳。戌时(19点至21点),心包经最旺。“心包为心之外膜,附有脉络,气血通行之道。邪不能容,容之心伤。”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,又是气血通道。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,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。亥时 (21点至23点),三焦经最旺。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,有主持诸气、疏通水道的作用。亥时三焦通百脉。人如果在亥时睡眠,百脉可休养生息,对身体十分有益。当然现代人能做到的很少,为了调理三焦,增强免疫力,建议此时要保持心境平静,少补充水,为了好的睡眠也为接下来的一天做好充分的准备。
第五是药物养生。即运用延缓衰老药物来达到延年益寿、健体强身的目的。几千年来,人们不仅总结出各种保健类中药,而且创造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延年益寿方药。如气血双补的十全大补丸、健脾益胃的参苓白术散、补肺益肾的河车大造丸、宁心安神的天王补心丹、延年益寿的七宝美髯丹、阴阳双补的肾气丸等。目前,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提高,以及医疗模式由治疗型向预防型的转变,“药物养生”已逐步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,如药茶、药酒、药膳、药浴、药枕、膏方等形式正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。
第六是传统疗法。中医传统疗法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,它与中医脏腑学说、经络学说、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等有着密切的联系。前两者容易被人了解,而有关中医体质内容,虽然在2000多年以前的《黄帝内经》就有论述,但长期以来,仅散见于一些医著和文献,并未形成专门的学科体系。2009年国家组织有关专家开始从事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、基础与临床研究,并逐步确立了中医体质理论体系,确定了包括平和质、气虚质、阳虚质、阴虚质、痰湿质、湿热质、瘀血质、气郁质、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。不同体质类型在形体特征、生理特征、心理特征、病理反应状态、发病倾向等方面各有特点。为了改善各种偏颇体质,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,传统疗法如针炙、推拿、拔罐、刮痧、牵引、熏蒸、浴足、贴敷等发挥的疗效有目共睹,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。不仅在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有所应用,而且在全国各大医院也被积极采用。
“上医医未病之病,中医医欲病之病,下医医已病之病。”让我们牢记古圣先贤的谆谆教诲。呵护生命、关注健康、保健养生。我们深信,中医“治未病”的理念和模式必定会为世界预防医学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。
账号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