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学术园地>中医学术>详细内容

中医学术

《伤寒论》11种版本互校

发布时间:2017-11-24 信息来源: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       伤寒学不仅局限于《伤寒论》,其名称源于熊曼琪主编之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院校教材的命名。从现在所收集到的,且包括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,计有十一种版本,千百年来,其研究硕果累累,但笔者认为,对版本之争历来不绝于耳,经初步予以互校,现将各版本之间的关系与异同点分析如下,供同道们参考。

  

一、各版本之间的关係

  1、通过国内学者考证,《敦煌本伤寒论》残卷的抄写年代是以残卷中的避讳字来推断的,故此推测此抄本的最晚年限应在南朝梁武帝之前,但从抄写纸张、笔墨及内容看,此两残卷不尽相同,可以认为《敦煌本残卷辨脉法》抄写于两个不同的《伤寒论》版本。南朝齐梁距王叔和整理《伤寒论》版本大约l00余年,说明此期间已有两个(甚或多个)《伤寒论》版本在流传,加之在日本发现的《康平本伤寒论》和《康治本伤寒论》及唐本、玉函经、高本在张仲景完稿后散佚更为严重,除经王叔和整理之外,其他版本仍在流传,也是我们至今能见到多种版本的原因。敦煌本且为手抄本,分别藏于美、法、俄、日、印度、英、台湾及中国图书馆等。(《伤寒论版本大全》11一17页)

        2、根据我国纪年和《请来目录》(日本)卷尾记时相符的事实,说明《康治本伤寒论》的抄写时间在公元805年农历5月之前是肯定的。但是日本研究《伤寒论》早于我国,1963年荒木胤先生在《大法轮》30卷7月号上撰文,明确认为《康治本伤寒论》为《伤寒论》的原始型。它与《宋本伤寒论》的关系从3个方面可以说明:①两者都是“方证同条”体例;②两者的条文顺序基本相同;③康治本所载方50首,其药物组成、炮制服法基本与宋本相同。(《伤寒论版本大全》41-47页)

        3、《康平本伤寒论》系流传在日本的古传本。由丹波雅忠抄录于康平三年(1058—1064年),它与宋本对照,缺少《辨脉法》、《平脉法》及“可”与“不可”诸篇,两者的条文顺序和内容及数目也基本相同;“方证同条”体例亦相同;其中最大的特点是在正文中,多数有“小字旁注”、“小字夹注”(或嵌注)和“大字附注”3种形式(因未经北宋高、孙、林等人校正)与宋本比较。由于宋本在后所校,故其“小字旁注、夹注(或嵌注)、大字附注”等相当部分窜人了正文。因此,康平本胜于宋本,接近原型版本。(《伤寒论版本大全》125—133页)

        4、《金匮玉函经》与《伤寒论》同体而别名,一致认为《玉函经》是《伤寒论》的古传本,是经过王叔和整理编纂的。自北宋校正后至清陈士杰重刻序中证实正是l066年北宋所校之本,由于流传不广所见者寥寥无几。在《伤寒论》成书后的几年间由于已经散乱,又因其著于竹简,且处于汉末战争蜂起之时;故在北宋1065年校正完宋本《伤寒论》之后,又于治平三年(1066年)紧急校正《金匮玉函经》,从高、孙、林的奏章可认定其与《伤寒论》同体而别名,在隋唐时期也是不同版本并存,更说明《伤寒论》问世之后,就出现了多种版本流传,可见《伤寒论》无一全本、善本,而且在不同年代先后流传的版本中内容参差不齐,应相互校勘、补充、整理和研究。《玉函经》之《证治总例》不见于《伤寒论》的各版本,且多为佛家用语,故可首次断定非王叔和编纂。(《伤寒论版本大全》245—252页)

        5、《高继冲本伤寒论》是《伤寒论》的古传本之一,因其收编入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之中,未注明引书名,又未出单行本。但北宋校正书局高等人在校正《伤寒论》序文中明确指出“开宝中,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……历代虽藏之书府……。”此正是指高本。由于当时政府借《太平圣惠方》于淳化三年(992年)颁布天下,从时间上早于宋本,可见当时宋初翰林医官院尚未见到《宋本伤寒论》,更加说明官府无《宋本》的底本。(《伤寒论版本大全》291—294页)

        6、《唐本伤寒论》是孙思邈编《千金要方》之后,经过30年的寻求,终于获得古本《伤寒论》的单行本而收编入《千金翼方》中,经对《唐本》与《金匮玉函经》进行详尽的考证,结果发现两者的数据“基本接近一致”。钱超尘先生于1993年进行了互校对比工作,结论是:“《玉函》、《唐本》、《宋本》关系十分密切,其中《唐本》与《玉函》相近更多,此3种版本均传自一个共同的《伤寒论》祖本。”(《伤寒论版本大全》362—364页)

        7、《宋本伤寒论》是指明万历年间,常熟赵开美影刻北宋版《伤寒论》,并收集在《仲景全书》中,是经北宋治平二年(1065年)高、孙、林校正后呈报朝廷“奉旨镂版施行”的大字本《伤寒论》。由于宋与辽金的民族战争,破坏了社会经济,更造成了社会动荡,于1127年迁都杭州称南宋,直至覆灭。由于这样重大的社会原因,曾一度流传甚广的《宋本》亦随之销声匿迹。至明万历年间,赵复得宋本《伤寒论》而沿袭至今。(《伤寒论版本大全》)535—538页)

        8、《注解伤寒论》是成无己为注释《伤寒论》而撰,其注释水平不亚于王冰之注释《内经》。虽经北宋医书局校正的宋本,当时传世稀少,直至明代复刻后,所见者亦寥。因此,在明清时代,《注解伤寒论》成了主要流传的《伤寒论》版本,但经过比较,发现成本与宋本略有差异,不外乎两种原因:一是成本辗转翻刻,已非聊摄之旧;二是成氏注已掺入了不少己见,或者成氏在注释时虽参考了宋本,也可能还参考了其他未经校正的民间传抄本。因此,往往有些出入。而且成本之“首卷”运气图解均不见于其它《伤寒论》的版本,故可认为此卷可能为成氏编加。(《伤寒论版本大全》715—719页)

        9、白云阁本、湘古本、涪陵本,此3种版本《伤寒杂病论》均系20世纪30年代分别发现,而后木刻、石印公诸于世。白云阁本为桂林医家左盛德其师之家藏本,后历经70年之久,由师祖、徒、孙三代相传,称之为仲景第十二稿,经校对较诸宋本、湘古本、涪陵本、康平本优异甚多。(重印《伤寒杂病论会通》序l2页)

  

二 、各版本的相同点

        前面已经介绍了《伤寒论》ll种版本的发现经过以及事实确认和互相之间的关系,经过比较笔者认为其有8个方面的相同点:(1)上述所有版本均为张仲景不同时期先后撰著的作品。前8种是以《伤寒论》命名和《金匮玉函经》同体而别名;后3种为《伤寒杂病论》传世。(2)各种版本所论述的都是从辨脉、平脉起,以辨三阴三阳病脉(形)证并治为主要内容。(3)所有版本都是以中风、伤寒及相关杂病、救误治为主要内容进行辨证论治的。(4)张仲景出生于东汉末年,河南南阳人,生活于145—219年之间,当时不是名医,故《汉书》无记载。(5)《伤寒论》成书不久,适遭战乱而濒于散佚,由王叔和收集、整理编次了部分版本,校正前将原著分为《伤寒论》和《金匮要略》两书,流传至今,为中医必读之经典,功绩卓著。(6)《伤寒论》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,促进了中医临床学的发展,其精髓是“辨证论治”,是将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八纲、脏象、经络、病因、病机等辨证方法有机的融合在中医临床治疗学中的创举。(7)王叔和虽然有功,但在整理撰次时,公认为增加了他自己的观点和部分内容,如任应秋在《研究lt;伤寒论gt;的流派》一文中说:“现行的《伤寒论》版本,一般认为卷一、卷二之《辨脉法》、《平脉法》、《伤寒例》3篇,卷七《辨不可发汗病脉证治》以下8篇,都为王叔和所增,以《脉经》有关诸篇相互参看,这种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。”(8)《伤寒论》流传版本众多,其编写体例是“方证同条”仿效至今。又因民间辗转传抄、家传、政府校定,故很有必要再研究、再校勘、再厘定以恢复原貌。

  

三、各版本的不同点

        1、序及名称比较可分为2类,一类无仲景自序;另一类有自序而名称有别。

        无仲景自序的版本是:敦煌本残卷、康治本、玉函经、高继冲本、唐本,此5种版本未发现仲景自序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仲景自序的版本是:(1)康平本,其序名为“伤寒卒病论”,其序从头至尾多处以小字旁注、夹注。如开头在“集论曰余每览越人”之旁,又在文中之“博采众方”后夹注“撰用《素问》、《九卷》、《八十一难》、《阴阳大论》、《胎胪药录》,并平脉辨证”。(2)宋本,名《伤寒卒病论》集,自“论曰”至“请事斯语”为止,均为正文。(3)白云阁本,名为“伤寒杂病论集”,自“论曰”至“请事斯语”止,最后为“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”。(4)湘古本(《伤寒杂病论义疏》),为“伤寒杂病论序”,自“论曰”至“请事斯语”,“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”。(5)《注解伤寒论》为“伤寒论卒病论集”。

        2、搜集整理撰次比较未经王叔和整理撰次:敦煌本残卷,因其抄录本早于王叔和搜集整理前l 00余年,故未经王叔和编次。康治本、高继冲本、唐本、白云阁本、湘古本、涪陵本均为古传本,未经王叔和之手。康平本、玉函经、宋本、成本为王叔和整理撰次;涪陵本为王叔和述。

        3、刊印面市比较可分为3类:一为未刊印面市;二为政府刊印;三为捐资刊印。 未刊印:敦煌本残卷,因其1900年发现后,被别国盗走,存于其它几国;现发现的只是残卷照片,未刊行。

        政府刊印:①国内刊印:《金匮玉函经》于北宋治平三年(1066年)由高、林、孙校正后雕版印行;《高继冲本伤寒论》于淳化三年(992年)5月颁布天下,名曰《太平圣惠方》;《唐本伤寒论》于元大德丁未十一年(1307年)再行刊印;《宋本伤寒论》于北宋治平二年(1065年)经高、孙、林等校正完呈报朝廷“奉旨镂版施行”大字本;《注解伤寒论》于南宋绍兴l4年(1144年)严器之刻印,成无己编著。②日本刊印:《康治本伤寒论》于1858年京都书林出版,共58页;《康平本伤寒论》于1934年由日本汉方医学会刊行;又于l947年由上海千顷堂刊印发行;③个人捐资刊印:《湘古本伤寒杂病论》于1934年由何云樵手书石印(宗人刘仲迈与之同撰义疏印行);《涪陵本伤寒杂病论》于l935年由刘镕经石印公世;《白云阁本伤寒杂病论》于1939年由陕西辛亥革命将领张钫捐资始刻木版,黄竹斋校刊公诸于世。

        4、各版本目次、内容简要比较:①敦煌本残卷:因其收集部分残卷,未见目录;其内容简而少,仅为“辨脉法”、“伤寒例”部分。②康治本:无序、作者名和目次,不分卷,条文、处方少,方证同条,但是其45条言“阳明病,发热汗出谵语者,大承气汤主之……。”宋本及其他版本缺少此条。③康平本:本无目次,后加《例言》和“目次”。其目次为:辨大阳病、辨阳明病、辨少阳病、辨大阴病、辨少阴病、辨厥阴霍乱、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。且其“四逆”称“回逆”、“真武”称“玄武”等,可能为抄录之误。为方证同条编排。从“伤寒卒病论”至“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”均有小字旁注、夹注。④玉函经:其目录为前证后方的编排方式。卷一为“证治总例”,为后人编次时写进相当部分佛家语,如“地水风火,合和成人……”很有可能为南朝医家编纂的论点。从“卷二辨痉湿暍第一、辨脉第二、辨太阳病形证治上第三至卷六可与不可、论热病阴阳交并生死证第二十九”止,均以病形证治称。再从“卷七方药炮制”至卷八“麦门冬汤方第一百十五”止为方名。其“证治总例”不见于其他版本,故认为非王叔和所撰次。且“辩痉湿暍第一”比唐本、宋本多14条,说明比唐本、宋本要早。“辨脉第二”比宋本“辨脉第一”多出的6条有4条见于敦煌残卷s202中,由此可见“辨脉第二”成书时代较宋本更早。⑤高继冲本:其目录不分卷,从“伤寒叙论”起及“辩太阳病形证至辩厥阴病形证”及“可与不可形证”,最后称“伤寒三阴三阳应用汤散诸方”止,为前证后方编排。与宋本比,高本有13条原文宋本缺如。高本有“三方一法”而宋本有方名无药物。⑥唐本:其目录称:伤寒上:从“太阳病用桂枝汤法第一”至“少阳病第九”止。伤寒下:从“太阴病状第一”至“阴易病已后劳复第七”止。均为方证同条、同类相附编写体例,係孙思邈的两项改革和创举。⑦宋本:分卷。从卷第一至卷第十,方证同条编排,有小字旁注、夹注。卷第一至第二(前部分)为“辩脉法”、“平脉法”至“辩痉湿暍脉证”。卷第二(后部分)为“辩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”。⑧成本:有目录(次),分卷,共十卷。方证同条,注释为小字附于原文后。分篇编号附于原文末。首次提出“六经“之词,见于“太阳病欲解时……”之注释语中等处。首卷为“南政、北政阴阳”及“运气加临五图”止,该“图”及“注解”未见于其他版本。卷第一为“辩脉法”至卷第二(前部分)“辩痉湿暍脉证”止。卷第二(后部分)为“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上”至卷第七(前部分)“辩阴阳易差病脉证”止(包括所有原文及方名等)。卷第七(后部分)“辩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”至卷第十为“列出25方名”止。⑨白云阁本:为《伤寒杂病论》及《伤寒论》与《金匮要略》的两大部分内容,仅缺《金匮要略》杂疗方以下3篇,而黄竹斋所编校注之《伤寒杂病论会通补遗》将该3篇补之于后。与宋本比较,其伤寒部分从卷三至卷五多“杂病例”和“温病、伤暑、热病、湿病、伤燥、伤风、寒病”等多篇内容,无“可”与“不可”等篇内容。卷六“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上”至卷十二“辩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”止。卷十三至卷末为《金匮要略》部分。全书有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中没有载入的方子88个。两书所缺方禹余粮及黄连粉,均有名有方。为方证同条编排。⑩湘古本:与《白云阁本》相比,湘古本中无“杂病例”二篇,无“伤风、寒病”二篇;有“可”与“不可”各条;其余文字亦有小异。  涪陵本:与湘古本基本相同,略。因以上3版本为《伤寒杂病论》,其内容不可比。故在此略。

        5、原文编号比较:宋本从卷二自“辩太阳病脉证并治”起至“卷七辩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”止共1—398条,依次、编号于原文之前。成本从“辩痉湿暍第四”至“辩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”止,分别将各篇标号列于原文之末。仅见以上两种版本有原文编码,其余各版本均无。

        6、条文方剂数比较:敦煌本残卷,因版本不全,故无条文、方剂数。康治本,原文65条,方剂50首。康平本,该版本计58页,方剂111首。“太阳”称“大阳”、“四逆”称“回逆”等。玉函经,原文计764条,方剂115首。高本,原文计221条(其中六病原文126条),另“可”与“不可”95条,方剂50首。唐本,原文505条,方剂105首。宋本,原文398条,方剂112首。成本,与宋本同。湘古本、涪陵本、白云阁本同为《伤寒杂病论》,故其原文、方剂数不作比较。

        7、有无六经说比较:成无己《注解伤寒论》于“太阳病欲解时,从己至未上”的原文注解中云:“……六经各以三时为解,……阳三经解时,从寅之戍,……阴三经解时,从亥至卯……。”又于“风家,表解而不了了者,十二日愈”。在原文之后(下)注云:“中风家,发汗解后,未全快畅者,十二日大邪皆去,六经悉和,则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白云阁本,黄竹斋先生在三阴三阳提纲中有“六经之说”,而且立“三阴三阳辩证提纲论”。

        8、有无运气说比较:成无己《注解伤寒论》将南、北运之气主病家临、运气等列为首卷。

        李顺保先生在《注解伤寒论考》中说:“首卷运气图解(汪洛川本作“图解运气图”)除《注解伤寒论》外,均不见于《伤寒论》版本,……纵观全文,‘首卷’内容与《伤寒论》无联系,……因此,极有可能系成氏取《宋本伤寒论》前民间抄本所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清代陈修园在《伤寒论浅注》之卷首亦例出五运六气之图。其他版本未见此说。

 

 

 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