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学术园地>继教科普>详细内容

继教科普

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原理

发布时间:2017-12-05 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 

       中医学是整体医学而不是局部医学,是动态医学而不是静态医学,是功能态医学而不是形态(解剖)医学,因而有着自身独特的诊治及预防疾病的原理。

  

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

  诊断就是诊察了解、分析判断的过程。医学诊断是医生的认知活动过程。不同的医学诊断活动,有着各自不同的诊断依据、原理和方法。

  (一)中医认识疾病发展的基本理论模型

  1、“邪正相争”——最基本的病变发展演变规律

        正常人体,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。病变之时,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。正气是一切抗病因子和因素的总和,邪气是一切致病因子和因素的概称。“邪正相争”导致出现“邪正盛衰”的变化,随着这种变化,可出现:正胜邪退,则病愈,或病情渐轻,向愈;邪盛正衰,则病重,或病情渐重,恶化。

  2、阴阳失调——常人变为病人的关键

  正常之人,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”。病变之时,人的阴阳失衡而出现阴阳盛衰,阳盛则阴病,阴盛则阳病;阳盛则热,阴盛则寒;阳虚则寒,阴虚则热。

  3、气机逆乱——病变之人气机(功能)运行的状态及其规律

  正常人体,气机的升降出入正常有序,升清降浊,气血条畅,五脏六腑通泰,四肢百骸得养,内外整体和谐,使得“阴平阳秘”而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。病变之时,气机的升降出入紊乱甚而逆乱,清者不升、浊者不降,“毒”邪内积;五脏六腑不调,四肢百骸失养,内外整体不和,则病变由生。

  (二)中医诊病的基本原理与方法

  1、以人体“藏于内,现于外”的“藏象”为依据和信息源

  中医诊察了解疾病,可以不打开人体,不依赖解剖学知识和现代仪器,仅用望、闻、问、切“四诊”,靠医者的感觉器官,就能从人体外部获知人体内部变化的信息,进而查知其内部变化。

  中医应用望、闻、问、切方法收集到的信息,就是从整体入手,收集和辨别人“藏于内,现于外”的“藏象”信息。如是,“藏象”就成为中医诊察了解、分析疾病的最基本的信息依据和来源。

  2、“藏象”是人整体生命活动的具体反应信息

  中医理论认为“藏于内之脏,必有形于外之象”,“有诸内,必形诸外”。因此,通过察外现之“象”,即可知内在之“藏”的变化。其原因和依据在于:

  其一,人体以居于内的“五脏”为中心,通过经络,内连六腑、奇恒之腑,外连经脉、骨肉、皮毛,形成一个互为表里、如环无端、阴阳互根、气血流畅、内外互通的有机整体。

  其二,人与外界的自然环境、社会环境息息相关,内外互通。人体内外联系互动的生命活动过程,也是人体功能活动的过程,产生着大量的信息,发生着交流运动,形成生命活体的“功能态”信息而表现于外,从人体外可征可知。

  其三,对“藏于内”而“现于外”的生命活体的“功能态”信息进行辨别分析的方法,蕴含和运用了现代控制论的“黑箱”理论原理。

  3、察“象”知“藏”是中医诊病的根本途径

  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不以解剖学的还原分析为主,而是以整体综合性地收集分析“藏于内、象于外”,“有诸内、必形诸外”的“藏象”为依据。

  察外现之“象”而知内在之“藏”,就是通过分辨“藏于内、形于外”的人体“功能态”信息,诊病变化。依据分辨“功能态”信息诊病,其实质就是应用“生物信息学”原理诊病。

  4、“以常衡变”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标准与参照方式

  中医学认为,万事万物均由“阴阳”构成,均有“常”与“变”。天、地、人、事之“常”即为“阴平阳秘”,天、地、人、事之“变”即是“阴阳失衡”,或“阴盛阳衰”,或“阳盛阴衰”,甚则“阴阳离绝”。因此,以“阴平阳秘”所形成之“常”,衡量评价评判“阴阳失衡”所致之“变”,即为中医诊病的基本标准与参照方式。

  “常”,即为常规、常理、常识、常量,具有相对性与广泛性。

  “变”,即为变化、改变、异常。细细分辨,又有“常中之变”与“异常之变”的不同。

  5、“司外揣内”与“见微知著”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式

  中医根据“有诸内,必形诸外”的藏象依据,通过察“象”知“藏”的根本途径,依据外在的“象”,综合分析推知揣测内在之“藏”的生理病理变化。

  “司外”,就是紧紧地全面地抓住并分析人体内在之“藏”表现于外的“象”;“揣内”,就是依据外在之“象”,全面分析推知揣测内在之“藏”的状况。

  “见微知著”蕴涵着“生物全息”的原理,揭示和反映出中医诊病整体分析的内在联系。中医认为,整体变化源于局部的变化,局部可显整体。这蕴涵着“生物全息”的原理。如:全身的气血、经气的运行,可在某一些特定局部反映出来。如:脉象、舌象等。

  6、整体诊察与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合参

  在整体观的指导下,中医既把握住人的整体联系,又注意分部位诊察,以全面收集病情资料;既分别运用望、闻、问、切四种诊法诊察病情,又强调将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的认识合参,印证、校验其真实性和有效性,以确保诊察结论的可靠性和全面性。

  (三)中医分析判断疾病的基本原理与方法

  中医根据诊察了解收集到的患者的症状资料,通过逻辑思维分析,即可分辨“藏于内,现于外”的“藏象”所反映的人体的内部变化,作出“病”、“证”的诊断结论。

  1.由“感性的具体”到“理性的具体”

  通过“司外揣内”,“察外在之‘象’,知内在之‘藏’”,就是由感性的具体到理性的具体的典范。

  “察外在之‘象’”得到的是感性的具体,是人体生命活动或疾病状态的若干具体的表现信息。如发热的高低,恶寒的轻重,汗出的多少,脉象的虚实等等。

  “知内在之‘藏’”得到的是理性的具体,是人体生命活动或疾病状态在人的大脑思维活动中的再现和把握,也是人体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具体表现信息的内在联系。

  2.以“理想客体”构成关系推出病证的“理想模型”

        任何科学理论体系,都有其“理想客体”和“理想模型”,方可执简驭繁、提纲挈领地认识和把握其内在规律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一,阴阳、五行概念是中医学理论的“理想客体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当“阴阳”、“五行”等哲学概念与大量的医药实践的内容相结合,形成了具有中医药内涵的“阴阳学说”、“五行学说”理论后,“阴阳”、“五行”等已不再是简单的哲学概念与命题,而是成为中医学用来反映和代表人的生命活动及其变化规律的“理想客体”及专门的医药学理论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,阴阳、五行理论模型是中医学的“理想模型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阴阳”盛衰消长、动态平衡的“阴平阳秘”及“五行”生化循环、亢害承制的“五行承制”等,是中医学理论的“理想模型”。其中蕴含和应用了大量的数理逻辑。

        从“理想模型”的状态看,人的正常生理变化是“阴平阳秘”、“五行承制”的“常态”;人的病理变化则是“阴盛阳衰”、“阳盛阴衰”、“阴阳离绝”、“五行亢害”的“变态”;治疗的目的就是恢复理想模型“阴平阳秘”、“五行承制”的“常态” 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三,中医学的“病”、“证”诊断概念,就是以“阴阳”、“五行”等“理想客体”的变化关系建立的“理想模型”。

        阴阳的消长、盛衰、虚实、转化、真假和五行的生、克、乘、侮的变化及其关系,构成了中医病证的“理想模型”。各种具体的中医病证,就是这种模型的具体化和实际表现。

        中医诊断,就是运用这些“理想模型”的概念和逻辑关系为指导,诊断分析具体病人的具体的病、证情况及其病情发展演变趋势。

  3.“审证求因”的逻辑推导

  “审证求因”、“辨证分析”、“病因病机分析”,都是中医分析判断疾病的基本方法。其核心原理,则是“审证求因”。

  审证,就是审查和辨别证候。求因,就是从“证”的角度,分辨、求出病变的根本原因。由于证侯是病变的“结果”,因而“审证求因”则是“由果溯因”的逆向因果逻辑推导。

  第一,在“审证求因”的思维起点及其分辩过程中,是“由果溯因”,“果→因”的逆向推导。

  在“审证求因”的逻辑关系中,“证”是果,是病因引致人体病变的结果及其表现出来的相应证候,也即病变在一定时间范畴内、一定条件下的状态及其结果。

  在“审证求因”的思维起点及其分辨、推导的思维过程中,形成了“由果(病变表现出的证候)溯因(病因)”、“果→因”的逆向逻辑关系推导。但是,在完成这个思维过程,形成完整的思维链条并进行结论的表述时,需要按“由因到果”、“因→果”的正向逻辑关系进行表述。

  第二,“审证求因”中“由果朔因”的逆向推导是由中医学特定的诊察模式和思辨方式决定的。

  证所概括和反映的,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态信息表达的人体病变之“果”,是由若干的临床表现及其相关因素组成的。因此,“证”所概括和反映的人体异常、病变之“果”,就成为“审证求因”时“由果溯因”分辩的切入点的依据。

  以“审证求因”逻辑方法得到的“因”,是由逻辑分析推导出的引起病变结果的一组因素,是中医病因分类下的病因归类,并非简单具体的致病因子,而是包括了某一种、某一类致病因子在内的致病因素的总括。

  由于这一特点,经审证求因得出的因果逻辑关系,往往存在“一因多果”和“多果一因”的情况。

  

中医治疗及预防疾病的基本原理

  (一)治疗以调节、恢复机体功能态平衡为主

  基于中医学作为整体、动态、功能态医学的特质,其治疗的法则及其原理,就是以调节并恢复人的功能态平衡为主,“以平为期”;重新实现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”。

  中医治疗疾病的手段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,有方药、针灸、推拿、导引等。从总体看,基于中医学是整体医学功能态医学的特质,不论何种治疗方法,其基本原理均为:整体调治,恢复功能;驱逐邪气,固扶正气;泻其太过,补其不足。最终实现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”,“以平为期”。

  中医多种多样的治疗手段与方法,按其作用机理的角度划分,可以简单分为:第一,物理作用的方法,如:针灸、推拿;第二,化学作用的方法,如:内服或外用中药方剂,主要者如汤剂、膏、丹、丸、散等;第三,综合作用的方法,包括心理调节与保健、气功、运动保健操等。

  (二)预防以固护正气并维护功能态平衡为主

  诊治疾病,治疗与预防、康复密不可分。中医预防疾病,重在调理阴阳、固护正气、畅达情志、调和气血,维护人体的功能态平衡。其核心就是固护正气而维护功能态平衡,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保持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”。

  其主要方法与手段的基本原理,即为通过养护调摄,并保持心志宁静、气血和畅、起居有常,从而使得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。

  心志宁静,即:自我调摄、情致平和、不急不躁、积极乐观、贫富无意、强弱不争。学会调适自己的心态和情绪,建立并保持宁静稳定的心理状态,减少或避免心因性疾病。同时提高心理素质而提高机体的自我稳定能力,也就能够提高抗病力。

  气血和畅,即:通过调理、摄入养分、气血充盈、相互化生、气动有力、血充养足、运行通畅。补充并保持人体所必须的物质——(阴)血;由养分化生并保持旺而有序的动力(功能)——(阳)气。血为气的化生提供物质基础,气为血的生成提供动力,物质与功能相互促进和化生,二者和谐通畅,则正气存内,百病不生。

  起居有常,即:生活规律、劳娱(逸)有度、动静相宜、药食互调、体质维常、以养成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进而形成并保持稳定的生理状态,增强机体活力与抗病力。

通过如上简析可知,中医学作为整体医学、动态医学和功能态医学的学科属性特质,主要取决于其诊治疾病的特殊认识角度、方法及其基本原理。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